在網誌「關於」的一頁,曾經寫過:「要學習投資,首先要學會離開羊群。要算是不能把豺狼所有的技能在這裏完全揭露,亦希望把朦朧的前路給大家一點指引,這是我的使命宣言。」
可能是因為我的個性比較喜歡take side,所以很享受那種作了正確投資決定後成功的感覺。這些年跟不少資深的基金經理或是中央銀行家討論,獲益良多,經常被人問問題的感覺其實是很不錯的,也跟他們建立了亦師亦友的良好互動關係。
任何分析都應該包括了一些論據去啟發讀者或聽者的思維,讓他們自我思考而作出可能的投資決定。 很多時候看到一些所謂的分析報告,都只是一些「賽後評語」,例如:受外圍影響… 由於資金流向如何等等… 沒有一點展望將來的意見,對我來說是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又或者是因為怕左俾人叫找數?當然,當我看到那些只懂網上搜尋;叫人找數的人們,我更覺得可笑,他們的生存目標就是如此簡單。不提也罷。
看到或是聽到有人只是希望看見別人的建議是買或是賣,去判斷得失,我的感覺更是不以為然的。原因是:如何從實踐中增強自己的預知能力,才是我們長久的「生存之道」。
只停留在如數字叔聽眾的思維,可以選擇現在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