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的暴升又令我想起電訊盈科的故事…

盈科數碼動力(1186)是不少人都有過慘痛經歷的名字,令李澤楷被人一直責罵了很多年。

已經忘記了當年為什麼買入這隻股票,只記得99年初開始在$3水平買入(之前政府入市的時候在$33也買入了和記黃埔),累積了共4萬股平均價在$4後沒有再加碼了,可能是因為一向比較喜歡4字的倍數。

直到市場謠傳了多日的1186收購香港電訉(8號仔)的消息,在2000年2月14日正式公布在各大報章頭條後,馬上在消息公布後當天早上全部沽出。當年$27是5合1之前的價格,即130多元,跟現價$4.5比較,真的是九牛一毛。可想而知,當年的泡沫真的非常大。也可以說當年我是非常的幸運。

這幾個星期,看到比特幣期貨市場的大幅波動,投機者似乎還沒有很大信心進入市場炒賣,傾向在場外觀看。

美國SEC的警告是沒有用的,期貨市場容許這種產品的買賣,間接是令到這種虛擬貨幣得到更多的注意,也令不少人有另一個錯覺,是否離開得到政府認同更近一步,可以把價格再推高一點。

想搵快錢的人有機會了,但可能也越接近悲劇的產生。我樂意見到懂得比特幣風險的人可以賺到錢,也希望這些人不要過度貪心而不能自拔。假如有些人看到這年比特幣的價格像幾何級上升,希望會繼續發生,而不夠錢付買樓首期的人,可能會利用這個機會博快錢,感覺上好像比過澳門賭場好一點,也希望他們都會成功。

有人問,你不看好價格,那麼是否價格從兩萬元掉下來泡沫已經爆破?我想還沒有,那種狂熱程度應該要更普及才有機會正式爆破,還要等3萬或5萬也說不定,直至今天沒有買的人也覺得需要買了,時間才可能會到。

或者要等一些關鍵的事情發生,令市場參與者完全措手不及,例如是中國公布新的國家認可虛擬貨幣計劃,又或是美國證監會公布如何禁止虛擬貨幣交易操作等等。

當年科網股的泡沫非常虛無,沒有業務沒有盈利的公司可以收購實務公司。現今的泡沫很可能是多年以來量寬的副產品,說不定比特幣才是泡沫中的泡沫。

我對比特幣的看法之前已經提出個討論,大家可以按博文下的’bitcoin’鍵看看過去的討論,現在看法沒有變。

利益申報跟之前一樣:暫時沒有持有以及沒有計劃在近期有任何比特幣及虛擬貨幣的買賣部位。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