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股價「利好」是股民最簡單的理解。
回購可以分在股票的「牛市」或「熊市」的分別:
下跌或熊市時:支持股價,特別是覺得嚴重低於估值時,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基於供求問題,可以為股價提早找尋底位。
牛市時:可以令股價火上加油,最大的問題可能是,由於股票回購令市場股票數額降低,間接令每股盈利(EPS) 的數字搞靚了,令大家比較股票時會有一些誤差。
一個正常的回購動作,主要是公司發覺外面沒有更好的投資環境,才把資金投放在公司內,客觀的來說,這是對行業或經濟看得不明朗,這是一個中性偏向保守做法。
曾經有人跟我說:「回購好啊,等我啲option價值升高,win win situation 呀。」
大部份人覺得這是陰謀論,但我可以告訴你,的確經常地在發生著。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美股暫時似行區間市?
LikeLike
的確如是。先前的阻力變成支持,10年孳息如果繼續向下,股票指數有上升壓力。
LikeLike
昨晚新主席已說明較鴿,好似不似加息加快,好像升市仍有一段長路,收水未有那麼急?
LikeLike
除非股市先大幅下挫,否則根本很難推遲,因為現在是有因稅改產生的通脹預期,behind the curve 美元會下挫得更深。
這是惡性循環。
LikeLike
加息快些慢些,只係影響短期利率上升速度,長期利率根本連佢都控制唔到
如果有一些因素變化,令到市場認為長期利率會大幅上漲,現在長短債息差才67點子,是被扭曲了,到時長債息會升得好急
LikeLike
完全同意👍
LikeLike
別忘記12月時,10年期才2.4%,2個月時間已升到2.9%。
其實我講既重要因素(通脹)已經出現左,22號公布既FOMC會議紀要有提到,要細心睇才留意到,而現在長債息根本未反映通脹因素
再加上美國政府狂發債,天然就導致債價受壓
所以我認為10年-2年債息差會不斷擴闊,會去到125點子
LikeLike
現在市場密切注意的將會是每月尾的core pce 及每月中的cpi,孳息一晚上落10基點的時代又到來了。
LikeLike
簡單計條數
現在聯邦基準利率係1.5%,今年加3次,明年加3次,已經係3%
咁到時2年期當佢3.5%,10年期應該要到4.5%
咁現在10年期係2.9%,根本係賭佢加唔到6次息,又或者賭美國2年後就會出現衰退,要減息
LikeLike
2年到3.5%,可能已經係inverted yield curve 啦。
我YouTube#1 尾show 過一個圖,多次加息後,都是會以金融事件落幕。
LikeLike
呢個可能性,我有諗過好耐,我覺得冇咁簡單又重複上一次,直覺
我覺得美國唔會出金融事件,我覺得新興市場會出,歐洲會出
我覺得美國會出現滯脹,所以會繼續加息,可能去到6,7厘以上
但全部諗法都冇咩證據(暫時)支持,但logically係講得通
LikeLike
補充,我覺得中國會先出金融事件
LikeLike
其實,我不明白,通脹高是否應是買多D資產,不要hold cash?謝
LikeLike
問題係資產已經係歷史高,如果加到6,7厘息,香港樓市會點,有幾多人仲供得起?
LikeLike
你唔好嚇人啦😂
LikeLike
通脹高也要看經濟表現如何的,委內瑞拉700percent通脹,你會唔會買?
LikeLike
你相唔相信大國之間係有一種暗戰,或者金融戰。
我有一個想法,今次加息/縮表/減稅/基建,全部一齊做,呢幾樣野全部都係推升通脹/國債利率行為,為咩要咁急?
咁加息法,其實全世界都好傷,因為債務好重,所以我認為佢係有其他戰略目標。應該係大陸
所以我覺得佢會一路加息,直致是但一個爆煲為止
LikeLike
This is a cycle. 一切已經是無可避免了。
我記得之前耶倫講過,佢相信佢在有生之年,唔會再遇到任何金融事件。
有個老友記講笑,話佢點解咒自己咁短命,就嚟死?
LikeLike
我經常將賭博概念,用係股市預測上,到得出結論,再用經濟原理去推論發生既可能性
因為一開始就用經濟原理去推論,咁好多有可能發生既事,會因為概率太低被排除,到時爆大冷就弊
我覺得現時全世界睇死長期利率唔會上到6厘,8厘,甚至10厘,會唔會爆大冷?
LikeLike
大家的思考邏輯非常接近,只是一開始的時候我不會預估6/8/10等現在看似不可能的目標,我會比較實在地看看是否可以到4%(cpi + risks premium),然後逐步修正,當然我不會完全抹煞10%的機會,可以跟你面對面說6/8/10,但是在公眾場合,像「末日博士」般講出來,一般聽眾是很難接受的。
看看你的目的是如何吧。😁
LikeLike
長期利率唔大升既理由好多,例如
1.包括美國負債太高,息都唔夠比
2.美國經濟好極有限,人口又老化,支持唔到加咁多息
3.通脹咁低,點加到咁多息
我問過身邊好多人,信唔信加到6厘(其實我估10厘,冇講出來),佢地都一致覺得冇可能,正如十幾二十年前冇人相信利息會減到0一樣,但會唔會爆大冷
LikeLike
就呢1分鐘,我連4%嘅可能性都未諗得到,當然≠我會跟你說不可能啦。
講咗咁耐,你大概應該知道我心中諗嘅scenario係點,今次QE還原基本步,can be 好大鑊嘅。再嚟QE都冇辦法解決。
LikeLike
但通往加息至6厘,甚至10厘,既路徑,我只諗到一個可能,係滯脹。
經濟唔好,又通脹,聽落好矛盾。
價格既產生係供求關係,供應減少/供應成本升,一樣會產生物價上漲。
1.如果長債息急升,大陸/新興市場的高負債/利潤率低既公司會支持唔住,倒閉,咁全球供應會出現短缺,物價會升。
2.中美貿易戰,已經有迹像,美國不斷指中國傾銷,加佢關稅,咁最後到消費者手上既貨品會貴左。
所以即使美國經濟平平,一樣可能會通脹得好勁
LikeLike
等於6個月前我提出股市有問題,係因為我睇到有啲結構性問題出現咗,但係當時冇人so㗎。我早陣子提出stagflation可能,一樣當講笑㗎,但我會同你講,我嘅信心差唔多:一定會發生,只係三個月或六個月的問題。
LikeLike
但現在通脹加速我估最多是3%,其實不是很高,所以利率上到4%也不是不可接受,我亦有點怕是這樣
LikeLike
我現在的想法跟你差不多。
之前講過,如果我們現在的想法真的會到了,到時客觀環境變了,會否再修正向上?跟着出現繼續惡化的情況,又如何?
我發覺這個滯脹可能性開始出現了,重點是特朗普在這個經濟循環的時候,竟然有這樣的一個稅改方案,當然這也是因為政治角力的問題才搞了大半年。結果是:會谷爆。
我肯定,將來歷史會顯示,這是一個極大的敗筆。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