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前寫的預測,終於在過去幾個星期的市場發展後,逐步開始實現了。雖然身在北海道渡假中,還是很希望在這個比較輕鬆的時間,再初部總結一下市場的走勢。
首先,看整個股票市場形勢,不能只看香港,美國才是主要的問題癥結所在,美國的「量化緊縮」是現時股票及資產市場的「魔咒」。還有,不少在中國未有解決的經濟問題,也可能是下一波拋售的藉口,暫時不在這裏詳細闡明了。
之前跟一位經濟博士討論有關整個美國「利率正常化」的過程,大家都覺得美國應該在加息之前,已經開始了「收水」的操作,把過去超多的流動性先從貨幣市場拿去,加息才會有效。但結果是先加息,結果加了五次之後,股市仍是向上衝,聯儲局還在憂慮股市有過高的可能性,這樣間接令投資者覺得可能連「上帝也推不倒股市了」,這叫做Euphoria「亢奮期」。
聯儲局15年嘗試初步「收水」失敗後(taper tandrum),不能面對股市下跌的風險,而把退市措施收起。但是在「量緊」正式開始之後,現在只過了4個月,終於有可能出現了長期的轉角點,這完全跟08年在的「雷曼金融風暴」發生後,而「量寛」在08年11月公布,過了4個月後才出現轉角位非常相似。
其實中國的內在問題也不少,先不說中國過去這兩年的「去槓桿」過程,去年底開始的人民幣強勢,對我來說似曾相識。在俄羅斯工作的時候,美國開始制裁俄羅斯,經濟開始轉差,息口預期是下降,但是央行另一邊繼續在外匯市場操作,支持盧布令她不要貶值,到後來結果還是頂不住,崩潰了。結論是:貨幣強對一個經濟放慢的體系沒有好處。
去年八月曾經講過,預計這一次股市可能的大轉向,把幾幅重要的圖表顯示過,1)長期超低的引伸波幅在上周導致了美股大幅的回落的主因,2)「量化緊縮」把聯儲局資產負債表從45,000億預計收縮至25,000億,將會逐步把長期利率抽高,3)現在我看紐約股市借貸,將會因為股市的急跌而造成龐大的「去槓桿」需要,對股票市場製造更大的壓力。在2000年及09年發生的大幅借貸下調,而造成的股市急劇下跌,就是我之前說「這個狗年將會很難過」的基礎。4)最後一幅圖顯示,美國就是在不斷加息之後,很容易出現金融事件的過去歷史。去到呢1分鐘,我的信心絕對是比去年8月寫的時候更強了。
寫那一篇文的時候,只說恒生指數會由高位下跌超過10,000點,是預料可能會有今年1月時的「拋物線上升」 (跟09年「量寛」開始後幾個月的拋物線下跌一樣),再確定長期趨勢逆轉後,下跌將會很快。近9年的牛市,可能只需要一兩年便可跌去大部份的升幅,股民仍然會是覺得現價便宜,但是很快會知道,這又將是像「莊家股散貨後」的一浪低於一浪下跌形態。
晚上待續。
註:請量力而為,平衡可以接受的風險才決定是否入市。
「九哥話」YouTube 頻道已經啟播了,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Thank you for sharing, 可否用 layman 方法分享下嚟緊會點樣縮表? thanks!
LikeLike
很抱歉我的寫作仍然是太深奧的,已經不少人給我反影這個問題,我會繼續努力改進。
之前有一個YouTube說聯儲局開麻雀館「抽水」節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Ef09IdWI4&t=247s
大概講了一點「量緊」的意義,正在準備一篇有關量緊對資產市場的影響,為什麼我之前說「量緊」的開始是股市的「死亡按鈕」第4集,幾天後會準備好。
簡單的說:QT的目標是把現在聯儲局4萬5仠億的資產負債表,大概用3年多的時間收縮至2萬5仠億的水平。時間表是從去年第4季的每月減少100億,每一季增加100億,現在是每月減少200億,至今年第四季是每月500億的最大數額,如是者2019年會是一年減少6,000億,大概在2021初便完成。QT的操作,是待到期的債券數額收回後,不再做新的投資,這樣做便可把資產負債表數目收縮。實際的作用是,貨幣市場的資金逐步被抽走,間接會令利率上升。
詳細請留意上面說的新文。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