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長者」財富管理的問題…

今日想跟大家探討下,有關「長者」財富管理可能發生的問題。

大家可能都試過買基金,購買時銀行或基金公司會收取一個認購費,可以是1% 或者是1.75%,然後基金公司會收取一個年度管理費。客戶可以把每天的資產價格比較,從而知道自己投資的回報,也可以在到目標後賣出鎖定利潤。

之前接觸到一個案,有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幫助年老存戶賺取額外收入,買進基金作投資用,收取了認購費,然後待投資基金價格稍微上升後,說服存戶賣出基金,轉入新的基金投資,當然會再收取每次新買入的認購費。

17年市場利好,有財富管理主任,在一年內向這位存戶做了4次買賣,意思是買入基金;賺少少;賣出;再買入基金… 如是者,共收了4次認購費。

先説基金買賣,本來就是「長線投資」,投資者要把初次的認購費賺回,理論上會持有比較長的時間,如果客戶是一位80歲以上的老人家,似乎在產品配對上不太合適,因為不確定投資循環會否適當。

再說以上一年內買賣達「四次」基金的操作,我很好奇到底財富主任如何說服存戶,如此頻密地進出買賣,又可有告知存戶當中所需付的基金認購費用。這種頻密交易,除了是主任可能要追數,我想不到對存戶有什麼好處。

金管局銷售財富產品的其中一個對風險評估的指引:對售賣與老人家,必須得到其家人或是朋友的同時出席,才可以把其中風險得到清楚解釋並且明白。假如銀行沒有採取這個步驟,位置會非常不利。

據說該銀行也有風險評估的系統,把這個客人評估為「三級」風險,意思是可以接受平衡的(balanced)風險。至於長者如何被納入這類平衡風險的投資者,可以接受達20%損失風險,這的確是銀行內部的「風管」問題。據說他們有把分行副經理當作是在交易中所需要的「朋友」角色去符合金管局的要求,大家覺得妥當嗎?

家裏有老人家的、在銀行有存款的、有財富管理戶口的、曾經提出想收取高一點回報的,不妨查詢一下他們是否也有做基金投資,看看有否發生類似以上的頻密交易,希望可以在市場逆轉之前發現,要補救也可以來得及。

這種銀行從業員的「操守」,我完全不敢苟同!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沽空是在賺「陰質錢」?(the end game 71)

經常聽到有人說:賺跌市的錢是「陰質錢」。

我完全不同意,因為這些人還是要面對市場風險的,是會輸錢的。

之前看到索羅斯在98年追擊港元之後做的訪問,他說:所謂的「追擊」是完全根據既定的規則來做,這是容許「投機」的社會,並沒有什麼「道德與不道德」的分別。這點我完全同意,甚至之後他也說金管局和財政司做得很好,令他因此也要退出港元炒賣。只是他沒有說出來的可能是:「我已經賺了很多很多的錢」,這點我當然也明白他的用意:「要贏何須贏盡」。

所以我會作一個勸喻,有做沽空的人,如果真的賺了錢,也不要太雀躍地表達出來。因為還有很多不知就裏的人,仍然繼續持有股票,可能都輸了錢,將來可能還會面對很多的社會問題。

賺錢的,只需要自己感恩,知道投資世界在發生著什麼事情,不只是在聽到「受外圍拖累」的BS,便可安然渡過任何將來的困境吧。

我真心的非常明白 The Big Short 裏的Mike Burry後來贏了錢的心情,週末有空時,找這套戲看看,了解一下08年跟現在我們周邊的環境是不是差不多。

現在我們來到7.85的港元,這是一個好像「滯脤」般的不能解決的經濟現象,我們會見到漸漸爬升的港元利率,一浪低於一浪的恒生指數,看到大摩也在說美股的牛市快將完結,(亦會有不知就裏的人說大行又在𠱓貨),你們就會開始明白為什麼我會看得恒生指數這麼低了。

我只希望我認識的人,都做好準備,不會被這個可能的金融風暴所吞噬。

Good luck everyone! 🙏🙏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為什麼基金經理很少會說「清貨」?

上星期聽到沈大師討論大市的一個視頻,我的想法其實跟大師差不多,但我從來沒有能像他說:「一股不留」,就好像他跟人賭騰訊的「$480和$380」那一個價位先到一樣,之前受到很多人奚落,很佩服他的勇氣,因為他面對的公衆面非常大。

另一方面,很多時我們看到一些基金經理說,股票「公平價值」在什麼,「買入目標」在什麼,「上升目標」在什麼,極少跟你說會因爲市況不明朗、不考慮跟進買入、可能先要「減持」,或「清倉」。為什麼呢?

操作上,股票基金經理的目標,很多時是希望組合表現跟上預訂的「投資目標」、或是跟某些指數的方向移動越接近,他們可以取得更高的星級評分,因為它的高星級評分代表投資者預計這個組合跟指數大致同步,基金經理不會有額外的投機上落,也因為這樣不會因為「一個基金經理的離開」而影響整體投資組合的表現。

就是說,當市况向上的時候,他會說很好;下跌的時候,他會說「找尋機會」,可能的重要目標是,基金投資者要繼續留下,維持基金的總投資額不變。否則如果他說看淡,指數會向下,那麼投資者會把基金贖回,基金數目滾存縮小,對他有什麼好處?

這不是陰謀論,或者只是知與不知的問題,也就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很少聽到基金經理特別指出某個市場「有嚴重問題」,看後市方向「還是要小心」,像大師這些言論,我真心相信他是肺腑之言,不要跟追擊他的人一般見識。同樣地,跟債王之前說的25年債市進入熊市一樣,他是像把投資者趕走,你能不佩服他的勇氣嗎?

所以,下次再聽到分析員或基金經理提供市況走勢時,不要胡亂相信了,加多一點自己的判斷吧。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經濟未見明顯轉差,為何會有「熊市」?(the end game 66)

對專業投資者來說,從高點下跌超過20%,就會判斷是進入「熊市」了,也有不少人會用所謂50週平均線的「牛熊分界線」去判斷。如果根據這兩個指標,港美股市還未算是進入熊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不想混淆,所以我也曾在51集寫了「吻別」策略是一個「牛市中的投機性沽出」。

再聽見有人說什麼現在已經是「熊市」,或是什麼正在運行「熊1浪」等等,煩請代我問一問他們哪來的「熊市」?

昨天有版友問到,為什麼現在經濟還是很好,可以看得出我們會準備步入「熊市」呢?

這是過去20多年的標普指數,灰色部份是曾經兩段經濟衰退。從過去觀察,股市經常都走在真正經濟前面的三至六個月,就是說現在股市已經回落10%了,如果不能回升,你可以預計下半年盈利狀況會漸漸變壞」。股市的估值是已將來盈利的增長而計算,假設預期盈利減少;是因為利率上升;而派息減少;又甚至可能經營環境變壞令商業倒閉,這些可能的壞消息都會把股價推抵。

也可以用因為「財富效應」的消失,令消費信心下跌;企業盈利展望向下,又或是以前提過的「美國孳息曲線拉平」的影響(近年受到海量的量寛影響了曲線的形態),也會令到股市遭受「負面」影響而下跌。

巴菲特去年底曾經講過:在當時的利率環境之下,股市估值是對的。那就是說,如果利率持續上升,盈利不能保持增長,那麼估值並不再是合適了,應該會向下找尋適當的價值,看看下面「巴菲特估值圖」,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去年底他已經持有得25%的現金,是因為相信「風險在前面,保留現金等待更低價格的出現」。

寫了60多集的 the end game 有頗詳細介紹一些股市面對的風險,包括利率上升,已經發生的「債災」;高息債券的可能泡沫,為何會有「去槓桿」的趨勢等等,都可以參考一下的。

Margin Call 裏的 John Tuld (或是隠喻當時雷曼主席)在戲裏曾經說的一句話:「if you are the first one out of the door, this is not called panicking。」就是有這種思維,他們才可以賺到這麼多的錢,這些人,我曾經見過很多。

為什麼我們還是經常在財經節目聽到:「經濟面還是不錯,投資應該還是很有前景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我說的風險;「不同意」這是風險;還是他們「選擇不想說出」這個風險呢?

自己找答案吧。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熊」出沒注意…(the end game 65)

今天有空一點,看到原來討論區突然多了很多「市場會向下」的討論,令一向「覺得股票市場已經有風險」的我開始有點「介心」。

其中有一個點擊率非常高的新「沽神」post,幾個星期前發表;放了幾張圖;加幾個箭嘴,就已經很有信心地預測了「熊市」五浪的目標;幾年後低位甚至只會在現水平的一半,討論區的人都嘖嘖稱奇,熱烈討論。

令我好奇的是,有人可以這麼「肯定」的說在什麼價買什麼貨,在什麼價可以沽什麼,聽的很多人像也是很有信心似的。要我比較,這種情況跟去年及今年一月時,股市在上升的時候,人人都是「股神」時差不多,因為那時很難找到買了不賺的股票。

在財經新聞組討論,我不會指出喜歡某一個號碼;或是「實牙實齒」說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分享我的想法,總會跟着說一些「免責條款」,因為我知道我也可能會有錯的,我不想令人蒙受損失,也不想自己要負這個責任。

但是,我們經常見到很多人可以提供號碼,甚至提出意見買什麼動物買什麼証等等意見,我看得出,不少都是「有心人」的「奉獻」,什麼意思?如果是有貨的人;或是跟產品有「聯繫」的人,提出了賺錢的訊息;展示優良的走勢,叫你買,你又想賺快錢,就有人會在市場賣給你,至此「任務」已經達成,這或者就是一些所謂「打手」的行為。

在我的眼中,不少「打手」都在我們周遭操作著,到底大家又能夠分辨出來嗎?多一點「陰謀論」,去估計發放消息的人,會對他有什麼好處?看看他們到底想你做什麼行動或者買什麼,或者你也會想得到。

我也相信,有更多人發表現論,只是為了一些虛無飄渺的「滿足感」罷了,就好像在馬網說,聽到馬主推介那隻馬如何如何;很有機會,不論中或不中,感覺就像自己已經「升呢」做了「馬主朋友」了。又或者問:如果我有1,000萬,到底應該如何投資?如果有人回答,就可以感覺像是「千萬富翁」了。這些人其實比比皆是。

說回市場,最近的確是多人「看淡」了,但可能只是相對一些「持貨」的人少了或是沒有再口號式的叫著「GOGOGO」 ,或者是「46,700」呀,或是「下個月見35,000以上」等等吧了,正是「此一時,彼一時」的分別。

而「看好」的人可會知道,三月尾的股票指數收市,出現了一個很久沒有見過的形態:現貨 ;10天;20天至50天的順序「由下而上」的排列,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最基本的「市況向下」的平均線排列,現在向上望,每一條線都是阻力了。

進入第二季,這些移動平均線預計都會先後跌穿200天,甚至50週的「牛熊分界線」。股市將會由投資循環內的「亢奮期」,進入的「焦慮階段」(anxiety )甚至之後的所謂「拒絕接受」(denial)的不同階段。

我不會因為見到多人「睇跌」便會覺得需要改變我的看法,去到投資循環的這個階段,股市繼續惡化的機會仍然是很大的。

真正的「熊市」離開我們又近一步了。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孖展炒賣的慘痛經驗…

寫了不少成功的投資個案,其實也曾經面對過一些慘痛的教訓。其中一個是早年不懂如何運用「槓桿」,在波動的外匯市場中,做了「大魚」的點心。

某年已經在一家小規模的銀行做到 Chief Dealer,幫助銀行在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及債券投資組合的管理。那時對外匯市場已經略有認識,幫銀行在外匯市場及債券到賺過不少錢。有一次茶敘的時候,我的契爺跟我說,剛開了一個「孖展」戶口,問我可有興趣幫他操盤賺錢,當時年少,義不容辭,馬上就説「無問題」。

契爺相信我的能力,但我結果「有負所託」,因為槓桿比率太高,30倍,遇到極端市况(逆向超過3%),5萬元的按金,一晚全蒸發掉了,內疚了很多年。

因為在「上升箭頭」所造成的上升趨勢「習慣」了,遇着因「聯儲局」及當時的「德國央行」的干預美元上升,掉以輕心,跟著下跌的大浪就淹沒了不少的資金。

其實在其他市場例如「樓市」中,過去也有不少運用「槓桿」失敗的個案,97時候的「神童輝」是一個例子;有更多的失敗而造成的「負資產」也是典型例子。提到這些慘痛的經歷,都是一些啟示我們「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否則管理不善會令自己也身陷險境。

這些年,看到很多人因為不了解「槓桿」,或是在「錯誤的時間」運用了「槓桿」,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經歷了多年的鍛鍊,在風險管理上算是有一些看法,之前寫了一篇「有關風險管理」的博文分享我的想法,有機會可以看一看我如何判斷自己的「頭部」有多大,然後去決定自己可以帶多大「帽子」吧。

就好像現在我們面對的非常波動的「貿易戰」市況,「高槓桿」看錯了方向不單會招致不必要的損失,也會打擊了下一次開盤的「信心」。

不要因為追回「損失」而匆匆又進場,要知道「財不入急門」的道理。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近年很多人都想學習投資(the end game 61)

過去大半年,知道我從事投資管理的不少親戚朋友,都有問我對買股票的看法,他們沒有說是投資還是投機,因為根本可能分不清楚,只是想了解如何買股票賺錢。

我也跟他們說了很多次:「現在不是股票投資的循環,你要買什麼股票告訴我,看看可不可以跟我買」(開玩笑式)。通常我也會問他們,你們上次買股票是什麼時候?很多都是從來沒有,也有說是07年的。大家明白我是想說什麼吧。

大眾之對待投資(或是更似是投機,因為可能只 hold 3幾日),可能就是中了所謂的「number 降」。當你飲茶食飯或聚會,大家都在討論什麼700 , 2318,939…怎樣賺了多少錢;什麼新股772,6060又賺了多少;怎樣加注呀,可能連隔離枱都在討論着,對於一個沒有任何number的你,你不能享受那種喜悅,的確是很失落的,就會千方百計找個 number在你的戶口內,「學習投資」,下次吃飯的時候可以參與討論。

譬如有一個朋友,問我有人告訴他有一隻股票準備有收購合併的消息,是否可以跟進買入?我一查圖表,已經在大成交的高價位下跌了20%,我說這個「莊家股」應該已經玩完了,真的想買便大家「玩口數」吧,後來當然沒有成真,到現在只剩下一個月前的一半價格。

又有一個朋友,去年七月匯豐公布業績的時候,他說聽到有回購的消息會支持股價,問可否考慮買進。我說技術分析已經是「超買」,買了要懂得「落車」,結果他買了又在一月的時候加注,但是剛剛今周收市在50週平均線以下,希望他已經賣掉了吧。

正如我曾經指出過,當股票去到這個可能的「亢奮階段」的時候,很多人都有求知的慾望去買股票,就可能等於離開見頂不遠了。

我相信已經過了「亢奮期」(euphoria),進入下一階段的「焦慮期」(anxiety)了。

還記得在去年底製作第一輯 YouTube 的時候,很早已經有人走來教導我如何做「價值投資」,我只回應了股神已經擁有 25% 現金的事實,已經不想再解釋了,也不理會他到底是否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有一些人,我是很希望他們永遠不相信我的話,繼續行他們認為對的路。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股王」騰訊這幾天波動的我見(the end game 60)

「股王」騰訊對香港投資者的意義,是不少「財演」常說的:「有買貴,冇買錯」的長線投資選擇。

我相信,當大家在星期四(3月22日)看到一家來自南非的網絡媒體公司 Nasper,把從2001年只有3,500萬美元的投資(33.2%的騰訊股份),星期四公布將會賣出占了騰訊大概2%的股份,總額超過100億美元,新的持股量將會由33.2%下降至31.2%。

這個決定是在騰訊公布業績後,說 Nasper 會希望增加流動性,協助公司在其他科技項目投進更多資金。

這個行動對我來說很合理,騰訊已經非常高的估值,業績確認了增長開始放緩,過去一年的不少「分拆」所提供的「特別盈利」下年能否持續,這都是一間「超大」公司發展到一個階段的時候,會面對的可能增長困難的問題。

大股東的這個配售行動,應該是在公布業績前,已經向部份投行研究可行性,從而亦會有一些重要的投資者知道這個消息,我之前對港股在 311-316 的多日橫向有不少猜想,至星期三騰訉股價以至指數在早上突然向上,然後在下午大幅拋售,星期四聽到這個消息,今天的拋售已經顯得不重要了。

我看到的「可能問題」是:這個所謂證券行業的「內幕消息」,到底如何被「有關人士」的處理,而造成這種價格的「波動」,如果我是監管機構,我很有興趣看看場內」「場外的交易操作,特別是星期三早上的「沽空」,以及兩天星期四五的「買回」

這種手法,不是我們「小投資者」希望見到的,媒體也應該提供壓力讓監管機構去跟進這事情。

再聽到有人同你講:「有買貴,冇買錯」,你會怎樣?

簡單回應:「xyz#%^*!?」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一種「逆向交易」的策略

「逆向交易」的策略,或是那時師傅教的(Contra trading strategy),一種普遍利用 bollinger bands 的交易模式。

首先畫出可能的市場「上限」及「下限」位置,可以用10分鐘圖;小時圖;4小時圖;甚至日線圖的保力加通道上下限,看看交易員的喜愛交易頻率,決定這兩個水平後,兩方擺限定價格(limit order);然後啟動(if done order) 的另一半,沽頂然後平倉底;買底然後平倉高。

這個策略特別適合在一些未有明顯方向的「盤整」時候,比如說我們看到恒生指數的交易範圍大概在 311 至 316,那麼我們在去到一邊的時候便可以做這個交易(近保力加通道頂沽,然後再近底部時是買回)。

除了適合「盤整」市況,有些交易員也喜歡在大事件發生前,譬如美元議息會議後;就業數據,通脹數據或GDP數據等等。由於市場公布消息會有「價格爆炸」的情況,先走的一面很可能回到出數據/ 消息公佈前的價位,可以在1方鐘內已經完成兩個交易,收到利潤。

這些策略簡單容易,以前曾經試過賺到錢的,缺點是數字如果跟預期相差非常遠的話,可能會承受很大的風險。

所以還是要配合其他技術分析工具,小心運用。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

學習投資的一個基本矩陣(matrix)…

之前曾經在一個「每天早上要看的數字」的博文中提到,我每天早上都要看一個矩陣(a 4×3 matrix)去了解前一晚的市場情況:

美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標準普爾500指數;恐慌指數(VIX index)

利率:美國2年期債券孳息; 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德國10年期債券孳息

美匯:美元指數(DXY) ;歐羅美元(EUR/$),美元日元($/JPY)

商品:商品ETF (DBC),黃金期貨價格;原油期貨價格

這是我每天給客戶投資報告的時候,必定包括的一個 4×3 的矩陣,主要是包括了上面所說四大主要金融市場走勢。也可以說,這是我多年來懶惰地利用了「八二定律」,用「少少的時間」去知道「多多的」市况的做法。有興趣這樣做的朋友,也可以下載 Apps 到手機中,用上面的 ticker 輸入,追蹤一下這些數字。

買賣港股的人,可能比較只關心「阿爺」;「大媽」;「北水」;「上証」等等動向,甚至「牛熊圖」分布如何,去估計大市走勢情況,我認為很多時候這麼做已經足夠的。

但是,如果我們要縱觀「全球市場」走勢的話,上面說的那個「矩陣」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如果你不知道,只會聽到人說:「受外圍拖累」等等的B S,就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重點問題是:我覺得這一次可能會出現的「金融事件」,可能會是源自於美國。那麼說,誰有關注這些市場便可以有更好的感應,然後配合港股的情況,作出更準確的推測。

這就是我經常在 blog 都是在說「外圍情況」的主因,其他包括本地或中國的事情及市況,我相信大家都已經有非常準確的把握了,不會在這裏作重點重複了。

正在考慮以後的「早報」會用 YouTube 的形式發佈,當中會包括這個「矩陣」的資料,最新的市場焦點/ 新聞;會發生的事件/ 經濟數據公布;技術分析要點等等,準備好後會即時發放,希望大家多提供意見。

註:這只是一個提議,請先咨詢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合適你的風險,才作出任何買賣行動,本人恕不負責可能因為市場走勢逆轉而造成的任何損失。

「九哥話」YouTube頻道請按此收看以及the end game之博文。